24小时客服电话:

400-678-6621

首页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 易事特集團與惠州學院攜手共繪創新發展藍圖----產教融合鑄基石 數字能源啟新程!!! 秋高氣爽,碩果盈枝。近日,惠州學院校長王勝一行蒞臨易事特集團總部,與集團創始人何思模教授等就深化產教融合、共推數字能源領域技術研發等議題展開深度洽談。雙方基於各自優勢資源,達成系列戰略合作共識,標誌著校企協同創新邁入新階段,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時代召喚:數字能源與產
详细内容

易事特集團與惠州學院攜手共繪創新發展藍圖----產教融合鑄基石 數字能源啟新程!!! 秋高氣爽,碩果盈枝。近日,惠州學院校長王勝一行蒞臨易事特集團總部,與集團創始人何思模教授等就深化產教融合、共推數字能源領域技術研發等議題展開深度洽談。雙方基於各自優勢資源,達成系列戰略合作共識,標誌著校企協同創新邁入新階段,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時代召喚:數字能源與產

   易事特集團與惠州學院攜手共繪創新發展藍圖----產教融合鑄基石 數字能源啟新程!秋高氣爽,碩果盈枝。近日,惠州學院校長王勝一行蒞臨易事特集團總部,與集團創始人何思模教授等就深化產教融合、共推數字能源領域技術研發等議題展開深度洽談。雙方基於各自優勢資源,達成系列戰略合作共識,標誌著校企協同創新邁入新階段,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時代召喚:數字能源與產教融合的雙向奔赴

 1e0df9c9025aab044356e4f87500ea2a_10182647eqwg.png

當前,全球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深度交織,數字能源作為“雙碳”戰略的核心支撐,正成為驅動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引擎。我國在光伏、風電、儲能等領域的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多年領跑全球,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對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企業的技術創新需求與高校的人才培養使命形成天然契合,產教融合成為破解產業升級瓶頸、提升人才培養品質的必然選擇。

作為深耕電力電子領域的領軍者,易事特自1989年創立以來,聚焦UPS電源、數據算力中心、“新能源+儲能”三大戰略板塊,產品及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青島等全國多個城市軌道交通,服務於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企業,以及騰訊、百度、阿裏、中國移動、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國內重點客戶,更遠銷歐、美、亞、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支撐美國首條無人駕駛地鐵、非洲首條現代化輕軌等海外專案,技術實力與專案經驗行業領先。

惠州學院作為紮根粵港澳大灣區的應用型高校,近年來辦學層次實現跨越式提升,成功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電子資訊、材料與化工等碩士點,學科建設與區域產業需求高度契合。王校長始終強調,高校應“紮根地方、服務地方”,主動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通過產教融合推動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雙向賦能。此次深化合作正是對“校企協同、產學共贏”理念的進一步踐行。

優勢互補:產業龍頭與高校智囊的戰略契合

“創新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靈魂,而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洽談會上,何思模教授結合36年創業經歷,闡述了產教融合的核心價值。易事特從校辦小廠,到今天成長為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企業,始終堅持“自主創新與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已與清華大學、西湖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深度合作關係。他強調,數字能源領域的技術研發需要跨越實驗室與產業化的“死亡之穀”,高校的基礎研究優勢與企業的工程化能力形成互補,此次與惠州學院的合作,將重點聚焦鈉電應用、儲能系統優化等前沿方向,推動技術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

王勝校長對易事特的創新精神與行業擔當表示高度認可。他指出,惠州學院正致力於打造適配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平臺。學校在電子資訊、材料科學等學科的師資力量與科研積累,與易事特的技術研發需求高度匹配。“我們希望通過共建產業學院、聯合實驗室等形式,將企業的真實專案、技術標準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錘煉本領。” 王勝校長提到,學校 2025 級新生思政第一課中,已明確提出“在實驗室裏攻克‘卡脖子’技術”的人才培養目標,與易事特的合作將為學生提供直達產業前沿的實踐舞臺。

雙方一致認為,此次合作具有三大核心契合點:一是技術方向契合,聚焦鈉電、儲能等數字能源核心領域,緊扣行業發展脈搏;二是資源優勢契合,易事特的產業平臺、資金實力與惠州學院的人才儲備、科研能力形成互補;三是發展目標契合,均致力於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與國家“雙碳”戰略,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統一。

務實舉措:構建“三位一體”合作新生態

洽談會上,雙方明確了“人才共育、科研共攻、成果共用”的合作路徑,計畫構建 “產業學院+聯合研發+人才輸送”三位一體的合作生態。

1、人才培養方面

雙方將建立“校內+企業”雙導師制,共建產學研合作基地。惠州學院可根據易事特的崗位需求,優化電子資訊、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的課程體系,增設鈉電技術、儲能系統集成等特色課程模組;易事特可選派技術骨幹擔任企業導師,提供真實專案案例與實踐場地,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學生畢業後可直接進入企業核心技術部門或研發團隊。同時,雙方可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聚焦數字能源領域關鍵技術問題,開展專項研究。

2、科研合作方面

共建“數字能源聯合研發中心”,重點攻關三大方向:一是鈉電 UPS 技術的成本優化與場景拓展,提升產品在工業控制、數據中心等領域的市場競爭力;二是儲能系統的智能化升級,融合AI演算法優化能源管理效率,開發適配新型電力系統的儲能解決方案;三是光儲充一體化技術的小型化、模組化研發,滿足分佈式能源應用需求。利用易事特博士後、院士科研工作站,惠州學院組建專項科研團隊與其結合,雙方聯合申報省部級以上科研專案,共用知識產權與技術成果。

3、成果轉化方面

建立“實驗室—智造基地—產業化”的快速通道。惠州學院可將學術研究成果放在易事特的GW級智造基地進行中試驗證,借助企業的生產工藝與市場管道實現快速轉化;易事特則將產業中的技術難題轉化為高校的科研課題,形成“研發—應用—回饋—優化”的閉環創新機制。此外,雙方還可積極聯合舉辦數字能源技術論壇、創新創業大賽等,搭建行業交流與人才對接平臺。

未來可期:賦能區域發展的示範標杆

此次合作不僅是校企雙方的優勢互補,更是對數字能源產業發展趨勢的精准把握。隨著 “雙碳”目標的深入推進,我國數字能源市場規模預計將持續擴大,技術創新與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顯。易事特與惠州學院的合作規劃,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可推廣的實踐樣本。

從區域發展來看,合作將進一步強化惠州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能源產業中的地位。惠州作為國家電子資訊產業基地,擁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產業高地,易事特的技術研發與惠州學院的人才培養相結合,將形成 “產業帶動教育、教育支撐產業” 的良性迴圈,為惠州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注入新動能。從行業影響來看,雙方聚焦的鈉電技術、儲能智能化等方向,均為數字能源領域的前沿熱點,合作研發的成果將推動行業技術進步,提升我國在全球數字能源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何思模教授表示:“易事特36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與高校協同創新的歷史。與惠州學院的合作,將讓我們在數字能源領域的創新之路走得更穩、更遠。”王勝校長則強調:“作為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產業發展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我們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培養更多懂技術、善創新、接地氣的高素質人才,為數字能源產業發展貢獻高校力量。”

潮湧珠江,創新致遠。易事特集團與惠州學院的攜手,既是產教融合的生動實踐,也是數字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未來,雙方將以務實的舉措、開放的心態、長遠的眼光,深化合作內涵、拓展合作領域,共同書寫校企協同創新的新篇章,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數字能源產業發展與教育改革提供有力支撐。

惠州學院校長王勝、教務部部長蔣輝、電子資訊與電氣工程學院書記譚潤志、能源與物理學院院長龔偉平等相關部門及學院負責人;易事特集團創始人、博士生導師何思模教授,首席技術官、院士工作站主任於瑋博士,光儲充產品事業部總經理馬強,數據算力中心事業部總經理王玉鑫,數字能源一部總經理呂國靖等領導參加本次活動。

标题
更多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400-678-6621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